各教学单位:
为做好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依据《关于开展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武设教[2023]25号)文件精神,特做如下工作提示。
一、关于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一定要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回归应用本质,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须包含本专业旨在培养XX人,掌握XX知识,具备XX能力,具有XX素质,能在XX领域从事XX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关于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撰写,严格对照国标要求,体现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专业定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课程体系对培养要求的支撑度。
三、关于毕业要求
1.总学分
学分按照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保持基本稳定。
2.学分与学时折算标准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
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 |
大学体育、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 |
集中性实践环节 |
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 |
|
1学分 |
1学分 |
1学分 |
1学分 |
1学分 |
16学时 |
16学时 |
30学时 |
1周 |
2周 |
备注:理论教学(含理论+实践)每16学时计1学分,超出部分达到8学时不足16学时计0.5学分,不足8学时不计分;大学体育、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每30学时计1学分,超出部分达到15学时不足30学时计0.5学分,不足15学时不计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 |
3.实践教学包括课内(非独立设课)实践教学、独立设置实践教学、集中性实践环节。文、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25%,工、农、医类≥30%,艺术类≥35%。各专业实践类学分比重不超过50%。
四、关于课程和课程矩阵
1.课程须高度支撑培养要求,课程名称须高度符合课程内容。
2.课程矩阵要体现课程体系对所有培养要求的合理支撑,每门课程至少有一个高契合度(H)。
3.全校本科、专科、专升本所有专业课程按大类统一分通识教育类、专业基础类、专业核心类、专业方向类和集中性实践环节。
4.通识教育类课程由开课单位和上课单位共同商定达成共识后执行。思政类、英语、体育、创业基础、军事、劳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社会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
5.为加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和专业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开设该类课程。
劳动教育分为理论(1学分)和实践(1学分)两部分,理论部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实践部分由各教学单位承担。课程名称可多元但须体现“劳动”字样。
鼓励教学单位自主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2学分),课程名称可多元但须体现“创新或创业”字样。无法自主开设的学院应指导学生选择学校教务处统一开设的相关课程。
6.将美育课程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在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这三类课程中至少修读1门,通过学习与考核,本科取得2个学分(专科取得1个学分)方可毕业。
7.数学类课程名称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原微积分调整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为A和B两门课程,具体见下表。
适用专业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
071000144 |
高等数学A(1) |
071000145 |
高等数学A(2) |
|
071000142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
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园林,风景园林,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软件工程(专升本) |
07100014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071000133 |
高等数学B(1) |
071000134 |
高等数学B(2) |
|
园林,风景园林,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071000147 |
高等数学C(1) |
071000148 |
高等数学C(2) |
8.课程编码
我校课程编码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一般为:教学单位代码(第1-2位)+学制代码(第3位)+课程流水码(第4-9位)(建议将4,5位列为专业代码)。
①教学单位编码
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 |
商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设计学院 |
公共艺术学院 |
成龙影视传媒学院 |
公共基础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亚心护理学院 |
时尚设计学院 |
美术馆 |
陶艺馆 |
招生与就业处 |
学工处 |
教务处 |
08 |
09 |
95 |
96 |
97 |
98 |
99 |
②学制代码
本专通用课程 |
本科课程 |
专科课程 |
专升本课程 |
0 |
1 |
2 |
3 |
五、关于教学进程安排
1.原则上,每门课程的总学时不得超过64学时。
2.原则上,每个专业都要有一定数量的纯理论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除集中性实践环节)。
3.学时学分及教学大纲完全一样的同一门课程,本科和专升本可共用一个课程编码。除通识教育类课程外,本科和专科课程名称和编码不得相同。
4.专业核心类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论证,科学设置,不分模块。
六、关于时间安排
7月7日前完成对毕业生、企业以及高校等相关调研论证工作,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校友版、企业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调研问卷、《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7月21日前提交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模板见附件1-4)。
8月22日前提交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定稿。人才培养方案的定稿须经学院、公共基础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四方负责人签字后再向教务处提交。
9月1日定稿交付印刷。
请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参照相关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各类专业评估认证的要求,厘清人才培养思路,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层层把关,确保2023级人才培养修订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
联系人:韩洁
联系电话:81731893
附件:1.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务处
2023年7月4日